刘蕾-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
五四运动是由李大钊、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的爱国运动,彰显了青年人的爱国情怀。如今,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,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、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,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筑牢理想信念之基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,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加强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,全面提升素养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。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,用奋斗和奉献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,释放青春激情、追逐青春理想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,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。“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,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,不辜负党的期望、人民期待、民族重托,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”!
之所以推荐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这本书,是因为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我们要学习党史,现在的美好生活,正是由革命先辈们流血流汗奋斗出来的,我们要倍加珍惜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在当代治国理政中,见证新时代的变化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刘力源-《苦难辉煌》
读《苦难辉煌》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救亡与复兴是多么的艰难与伟大,全书讲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难条件下,建立起红色政权的伟大创举,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过程。字里行间无不是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,充满了民族精神与信仰,透露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,正如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,“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,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:播种,但不参加收获,这就是民族的脊梁。”
刘轩-《圆圈的正义》
最近在读罗翔的《圆圈的正义》,从这本书里我们能读到罗老师从他的角度对正义二字的诠释,通过几十篇热点案件随笔,清晰阐述了罗老师的看法和思考过程,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每一件事情,怎样去分析每件事情的后果。他在书中说: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,但是圆这个概念一直存在。我们虽然看不到正义,但不代表正义这个概念不存在,它依然是我们前进的方向,它不断挑动我们的心弦,让我们虽不能至、心向往之。在读这本书的时候,我们的脑海中常常会想,如果我们是这起事件的主人公,我们会怎么做,会不会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正义而勇敢的踏出那一步。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,并非事情的真相,你了解的不过是冰山一角,,我们太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判一个人,还以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,如同一个圆圈。
荣培培-《被讨厌的勇气》
如果你像我一样,不懂得拒绝,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话,很推荐《被讨厌的勇气》,这本书不像其他哲理类书籍那么死板枯燥。他告诉我们你的生活是你的,你的人生也是自己的,一度追求他人肯定和赞许的路上我们会迷失自己,忘记自己的感受。人生要会做出选择,要为自己负责,并非每个人都喜欢你,也并非每个人都讨厌你,我们并不能要求他人的想法,要有勇气隔绝外物,有勇气说不。
孙佳祺-《祝福》
小说《祝福》现在收录于小说集《彷徨》,写于1924年2月,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,观感上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:小说的字数虽然不过万字,但无论是事件,还是人物关系、人物背后需要去品位的含义、故事里的信息密度都是相当大的。总体而言,我觉得在这篇小说中,鲁迅最超前的思想就是在当时那个年代,他能把祥林嫂这个女人的第一视角展现出来,很真实地去还原一个本来健康阳光的女性,沦落到下层劳动人民,再到受困于男权和封建时代下的悲惨结局,也是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角色真实的心理活动,能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,而小说的严肃性在于鲁迅是没有偏袒的,他并没有为了突出祥林嫂的惨,而一下子全招呼在虐待她的人身上,而是每个人都是鲜活的,祥林嫂惨归惨,她既有渴望被公平对待的诉求,也由于愚昧封建的一面,所以说,当柳妈告诉她到了阴间,要被分成两半的谎言后,被告知要捐门槛赎罪以后,她就坚信只要捐一条被人踩、万人踏的门槛就能赎罪的时候,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“舆论吃人”的本质,以及被吃的那个人身上的劣根性。不过我们从创作初衷上来分析,鲁迅在这部小说中产生的攻击性,从未落实在性别上,而是产生于时代下的人的思想状态。
书籍的生命
是被阅读唤醒的
我们的生命
也从阅读中获取力量
在纷扰的世界
为我们提供心灵栖息的港湾